睡眠调整日记(1)

自告别高中封闭式管理的集体生活后,我就再也没能够无痛早睡早起过。尽管有过许多次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晨型人,但尝试多次均已失败告终,并因此经常责备自己。直到看出睡眠研究领域的专家 Matthew Walker 的著作 Why We Sleep 里谈到有些人天生晚睡晚起,这是由基因决定的,我的心态才稍微平和了一些,在睡眠这件事上不再那么苛责自己。

2023 年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关注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健康的信息,那会儿也写过了跟Fasting有关的内容。那段时间我也下决心尝试早睡早起,并大概坚持了三四天一早起床出门去健身的生活,然后就失败了。

我可能天生就是个夜猫子吧。也是在那时候初次读到这本书的。

晚睡型人也可以早睡早起

令人意外的是,今年找到一份单程通勤时间长达一小时的新工作之后,我突然就无痛实现了早睡早起的生活。至今三个多月过去,大概只有那么两三个周日的晚上因为周末的种种原因而稍微晚睡了一些,周末的早上也会让自己多睡一些(因为工作日的睡眠时长不足),虽然经常因为生物钟的原因在周末也会早早醒来。

主要原因是,这份工作久违地需要在 9 点准时打卡,而我的单程通勤时间长达一小时,不能像以前那样踩点打卡,早上不留足够的冗余时间的话,很容易因为意外事件迟到。经过多次的试验调整,最终把常规的起床时间设定为6:30,这样可以保障在7:10分左右出门。之所以要这么早,除了要保留足够的缓冲时间之外,更重要的是再晚一些出门,比如到七点半,地铁里就会变得很拥挤。如此拥挤的又长时间的通勤不是很利于我的精神健康。

此外,早点到办公室可以有一段无人打扰的做事时间,以及洗水杯什么的不用排队,总之好处多多。

睡眠缺乏

然而,凡事皆有代价。我并不能保证每天都在23点之前上床,或者说大部分时间都不能保证,而即使能准时上床,真正入睡的时间也很可能在0点前后了。加上我的睡眠质量不佳,手表几乎每天都能记录到夜间频繁醒来,这就导致早上六点半起床的话总睡眠时间经常不足六小时,这对我来说显然不够。

加上我中午也突然完全无法睡着了。刚开始来这里上班的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中午是可以眯几分钟的,但不知为何突然就睡不着了。为了保持下午的精力我偶尔会跟着 Andrew Huberman 的视频做十分钟的 NSDR,有时候能立即恢复精力,但有时候也无效。

长期如此,我的精力变得很差,每天仅有一小段时间会感觉很清醒,然后周末也完全没有精力出去玩,只能在家躺着休息,但也休息不过来。

尝试改变一下

长期如此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所以我决定对生活进行一些调整,观察哪些行为能带来好的结果,在这里记录一下。

我的思路是,既然刚来上班那段时间精神状态不错,那就分析一下后来生活习惯有了哪些改变,把改了的再改回去试试。

目前想到的改变有两条。

1、午餐

自从23年以来我养成了大部分情况下不吃午饭的习惯,只有特殊情况比如旅游、聚餐、陪家人才会吃午饭。但是自打中午去健身房锻炼以来,我又开始吃午饭了,因为锻炼完不吃有时会比较饿,影响下午的状态。

另外,由于近期缺乏睡眠,有时即使不去锻炼,也会倾向于吃点东西,以帮助中午入睡,虽然也并无效果。

我通常会选那种便宜的中式自选快餐店,便宜量大,但可能用的原材料并不健康,这或许对健康有不利影响从而影响睡眠。

决定不吃午饭了,如果例外情况要吃的话,去选择看上去干净一些的店。

2、补剂

由于眼睛不舒服,前面有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吃叶黄素,顺便也吃一些别的补剂,如复合维生素、鱼油、钙片等。最近忘记吃了,或许身体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而导致精力不佳。在手机上设定了每日用药提醒,后面恢复吃补剂。

我并不清楚上面这两条跟睡眠有无关系,总之先试试,不管有无关系总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后面会观察睡眠情况,也会尝试调节生活中的其他变量,并在这里定期记录。